编者按:校友是母校天空璀璨的星辰,母校是校友心中永远的港湾。校友与母校荣辱与共,校友的发展与母校的发展相辅相成。以榜样之光,照亮奋进之路,学院选取部分优秀校友成长事迹,以“校友风采”专题宣传,以此激励更多理学学子明理修身,敏学笃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校友简介】葛飞,中共党员,农学博士(2015.9-2017.9: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联合培养),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首页原生命科学与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首页化学生物学专业2010届毕业生,曾任学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现任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首页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他于2018年至2021年赴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千万贯乡垭口村参与精准扶贫工作;荣获学校首个“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扶贫助困好青年”、省教育厅“脱贫攻坚专项奖励—嘉奖个人”、雷波县脱贫攻坚定点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学校“敬业奉献奖”等荣誉称号,扶贫事迹被CCTV13、CCTV17、《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4篇(IF>15)。
2018年6月,葛飞毕业留校的第二天就主动申请到国家深度贫困县雷波县参加扶贫,他将扶贫和扶智、扶志、扶产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扶贫路。
走近扶贫,他是满心好奇、信念坚定的中共党员
虽然葛飞在学生生涯时对未来的规划并没有扶贫这一项,但是当2018年他接触到精准扶贫后,转变了想法,便在第一时间报名参与扶贫。尽管熟知他未来规划的家人起初有所不理解,但是他说,“因为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我也真的很想让更多的农民和我一样,走出大山,脱贫致富。”最终他坚定的决心使家人们选择相信他,支持他。
去到垭口村后,尽管当地的状态超出了葛飞的预想,但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初心,坚定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想要亲自参与到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去,找出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并将精准扶贫政策在他们中恰当施用的信念。所以在之后的工作中,他积极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村民们,用特色产业发展帮助他们脱贫,还通过设立励志奖学金等方式,实施教育脱贫,改变了村里孩子们的命运,让他们多了一份走出大山的可能性。
走进农田,他是潜心做事、创新扶贫的博士
为解决垭口村冬季牧草匮乏、黄牛难以过冬等问题,葛飞与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首页另一位驻村干部胡剑锋一起,通过实地考察、实验试种,挑选出适合当地的牧草品种,提出“以增产为基础,以特色养殖为突破”扶贫思路,增加群众致富渠道。同时,他还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将“种草养畜”和“生态养蜂”创新结合,并提出了发展花源可控、花源丰富、蜂蜜质量高、蜂蜜产量可控的生态养蜂特色产业。经过不断的探索创新,最终形成了可以推广的“玉-草-蜂-畜”种养循环模式,既解决牛羊过冬草料缺乏的“世纪”难题,又带来新的增长点,让蜂农增收8万,集体经济分红3万。
走进村中,他是会说农家话的知识青年
葛飞一直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表示“我们做事情时,不能仅仅看表面就将事情直接定性,而要通过深入的了解才能取得发言权,不然说出的话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在垭口村两年扶贫的工作里,葛飞坚持以话家常的方式,深入了解村民们的生产生活,针对每户村民进行精准施策。在了解到垭口村农户普遍存在的蜂蜜、脐橙等农产品销售困难,肉牛养殖技术落后等问题后,葛飞依托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首页资源和现代信息网络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他携手环境学院学生创业团队帮助农户推广销售蜂蜜、脐橙等农产品;邀请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首页赖松家教授、杨明显副教授等专家对千万贯乡肉牛养殖和蜂养殖技术进行指导培训;依托微信、QQ等APP,建立了以村民为主体,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首页专家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指导交流平台,实现了村民在家中就可以直接和专家交流,为当地培养一位又一位的土专家,让书本里的知识在哑口村的土地里生根发芽。
在村民眼中,葛飞既是一位拥有着广博学识的知识青年,也是身边实实在在的扶贫干部。一位在外打工的村民给葛飞发了一条微信消息,上面写着:“你们扶贫干部把我们当你们自己孩子看待,回来以后请你们喝酒。”这些来自村民的感激话语让他深受感动,也让他深刻体会到真心为民,民知感恩的淳朴道理。
走在路上,他是垭口村蜕变的记录者
除了专心于雷波县千万贯乡垭口村脱贫的各项具体工作,葛飞还是垭口村多年扶贫工作成果最直观的感受者和记录者。他通过自己在乡间路上随手拍的村庄概貌的前后对比图,来讲述垭口村脱贫的艰辛故事,为我国精准扶贫事业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录。在“实干肯干”的扶贫干部们的共同努力下,垭口村从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328元到2019年人均纯收入7370元,人均收入就翻了一番;村民们从以前只能吃“玉米面面饭”“酸菜汤”到现在“两不愁”;从以前的土坯房到现在的红砖白墙平房;从以前的水电交通不便、网络差、教育医疗资源匮乏到现在能够实现“三保障”“户三有”,垭口村实现了灰姑娘式的华丽转变。
“虽然之前一直从事科研工作,面对驻村扶贫工作中的问题也有不知所措、发懵的时候,但是我时常告诉自己‘面对问题态度最重要,优秀的人不管在哪个岗位都能做得好’”,葛飞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兴中华之农事”,从来不只是川农人的一句空话,而是一代又一代川农人的追求。在新的时代使命前,葛飞作为时代新青年,勇担时代责任,将自己牢牢扎根在祖国西南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下足真功夫,实实在在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秉持着“川农大精神”,用实际行动为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首页青年学子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原文链接:https://news.sicau.edu.cn/info/1078/57569.htm